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,礼仪是我们在交往中自古就留有的传统。现代交际中越来越重视礼仪,但是在商务交往中,免不了有些小误会或过节。
有道是“知错就改”,人不怕犯错误,就怕不承认过失。如果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,或是打扰、麻烦、妨碍了别人,最聪明、最得体的方法,就是及时要向对方道歉。真心实意地道歉。这样才会被原谅,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风度和风范。
道歉的好处在于,它可以冰释前嫌,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恶感,也可以防患于未然,为自己赢得朋友和伙伴。
在商务交往中,还需要注意的道歉的技巧。道歉的礼仪技巧有下面五点。
一、道歉语应当文明而规范。有愧对别人的地方,就应该说:“深感歉疚”,“非常惭愧”。渴望别人的原谅,就可以说:“多多包涵”,“请您原谅”。有劳别人,可以说:“打扰了”,“麻烦了”。一般的场合,也可以讲:“对不起”,“很抱歉”,“失礼了”。
二、道歉应当及时。知道自己错了,马上就要说“对不起”,否则越拖得久,就越会让人家“窝火”,越容易使人误解,而且你也越不好开口。为一件五百年前的事情道歉,实在没什么大意义。
三、道歉应当大方。道歉绝非耻辱,应当大大方方,堂堂正正、遮遮掩掩。也不要过分贬低自己,说什么“我真笨”,“我真不是个东西”(除非你们的关系“非同寻常”),这可能让人看不起,也有可能被人得寸进尺,欺软怕硬。
四、道歉可以借助于“物语”。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,给对方写一封信也可以。对西方女士来说,最好的道歉方式,就是送上一束鲜花,婉“言”示错。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“物语”,会有很好的反馈效果。
五、道歉并非万能。不该向别人道歉的时候,就千万不要向对方道歉。不然对方肯定不大会领你的情,搞不好还会因此而得寸进尺,为难于你。即使有必要向别人道歉时,也要切记,更重要的,是要使自己此后的所作所为有所改进,不要言行不一,依然故我。让道歉仅仅流于形式,只能证明自己做人缺乏诚意。
顺带了解下我们邻国日本人如何道歉
日本是一个礼数繁多的国家,但许多礼节基本来自中国,但是经过千年的变化,逐渐成为了日本自己独特的文化。而“道歉”这个习惯,可以说是贯穿了日本诸多礼节文化的一条纽带。日本的道歉,和我们头脑中传统的道歉,会有很多不同。在不同场合、不同地点、以及不同人物面前,都会有不同的道歉方式和习惯。在工作当中,更能够显现出日本对于礼数上要求的严格。
普通的道歉。这是最常见的。如果在一条狭窄的过道,当日本人想从你身边经过时,和咱们一样会说:“抱歉,借过一下”,但在有些不同的地方,说的同时,他们也会有手势的。一般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会举起一只手,类似去寺庙拜佛的感觉。在举起手的同时说:“抱歉,借过。”
迟到时候的道歉。日本人是对时间敏感的人群,从小到大,人们就非常有时间观念,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记录生活安排的记事本,进行简单的时间管理。但不管如何进行管理,肯定会有起晚或者生病等情况发生。
作为公司的一员,每个人对于时间更是小心谨慎,都要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。举个例子,公司里一名老员工非常罕见的迟到了。在电话里和社长道歉后,30分钟后来到了公司。当然,这时候他进行的道歉,也不是简单的说一声。他从包里拿出一大袋子饮料,走到每个人的桌子前,放上一瓶饮料,然后说:“对不起,我迟到了。”
通过观察发现,日本人在迟到上的道歉,一般会用自己的方式,对所有相关的人,进行自我惩罚式的道歉。这也是一种团队精神的表现。
地铁延迟的道歉。在日本大家上班,几乎都是乘坐轨道交通,地铁或者电车。同时,在日本,尤其是在东京,有着一套庞大和复杂的轨道交通系统。比如,大家熟知的JR线等。由于日本人对时间的要求非常苛刻,几乎所有公司的电车和地铁,进站出站的时间延迟,都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。在早晨的电车上,经常会听到:“各位旅客,非常抱歉,因为轨道拥挤的问题,我们将要晚到站30秒。请大家原谅。”一般若在1分钟以内,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,但当时间超过很久的时候,电车工作人员就要反复不停的进行道歉了。
公司的道歉。在日本生活,总会从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道歉,其中就包括公司的道歉。在日本也有很多公司,做一些违法、违心的事情。当事件暴露的时候,其公司的老板和相关责任人一起出来,通过电视向所有民众们进行道歉,这个时候被称作“谢罪”。
政府的道歉。在日本政府和人民之间,有着一种很暧昧的关系。政府在人民的面前,很多时候,是以弱者姿态出现。不论经济还是政治,一旦出什么重大问题,会有相关责任人出来进行谢罪。
在日本,“道歉”属于基本常识,也是一种基本礼仪。在日本生活,只有熟练的掌握“道歉礼仪”,才能够真正融入他们的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