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进入查看礼仪培训课程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频道 > 拥吻礼仪与合十礼仪

礼仪培训热线

拥吻礼仪与合十礼仪

来源::未知 | 作者:小陈 | 本文 已影响

吻抱礼仪

  吻礼,源自欧美一些国家的礼节。其有些礼节在中国的交际场合也被广泛运用。吻抱的礼节通常有以下几种。

  1.吻脸颊礼

  这通常在老一辈与后辈之间碰面时运用的礼节。施礼时,老一辈亲吻后辈的一侧或两边脸颊,后辈可用双手搂抱老一辈的颈部或双手下垂亲吻老一辈的脸颊。联系亲近的妇女之间也可互吻脸颊,两人可一起亲吻对方的一侧或右、左两边脸颊。

  2.吻脑门礼

  这种礼节与吻脸颊礼相同,也是一种见面的礼节。通常在老一辈对后辈施礼时,可吻脑门,通常亲吻脑门的中心部位。后辈则吻老一辈的下颌。

  3.贴面礼

  这种礼节与吻脸颊礼节根本相同,仅仅施礼两边不是吻脸颊而是贴面。通常在同性或异性间都可运用。次序为先右后左。

  4.吻唇礼

  这种礼节通常在夫妻或未婚夫妻、情人之间常常运用,是表明亲密、爱怜的一种礼节。据说它起源于古罗马年代,其时禁止妇女喝酒,丈夫外出归来,常常要检查一下老婆是不是喝酒了,所以便凑到老婆嘴边闻一闻。后来,就发展为吻唇礼。吻唇礼在法国、意在利、阿拉伯等国家较为盛行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日也逐渐盛行。可是要注意:在公开场合之下禁用。

  5.拥抱礼

  这也是盛行于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,多用于热心友爱的场合,在交际活动中常常运用。其详细的运用方法是:两人相距20厘米左右相对而立,各自抬起右臂,将右手扶着对方的左后肩,左手扶着对方的右后腰,两边头部及上身向左前方彼此拥抱,礼节性的拥抱即到此结束。如果要表达更为亲密,在向左侧拥抱之后,头部及上身向右前方拥抱,然后再次向左前方拥抱,才算礼毕。西方人在商务来往中通常不拥抱礼。

  合十礼仪

 

  合十礼也叫合掌礼。它原是印度的一种见面和离别的礼节,后来为东南亚等各释教国家遍及使用。咱们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兄弟交往时,通常会施合十礼,对方会因受到尊重而感到非常高兴。在斯里兰卡、印度,释教徒们碰头或离别时,习惯于施双手合十礼,并彼此问好祝安。它显得比握手更典雅,还避免了疾病的传染。

  合十礼施礼规范庄重,身体直立,双目凝视对方,面带微笑,两个手掌在胸前约20厘米处对合,五指并拢,两手掌心相对,指尖向上略向外,同鼻尖根本相等,然后欠身,头略低,并口诵“菩萨保佑”或“纳马斯堆”(印度语为问好或祝愿)。通常由年轻者、方位低者先施礼,老一辈行礼时手的方位可低些。对通常人行合十礼时,合十的掌尖与乳房相等即可;如果平辈相见,掌尖应举至鼻尖;如果后辈见老一辈时,掌尖应举至前额。施合十礼是不得戴帽子的,若戴了帽子,应先将帽子摘下夹在左腋下,方可施合十礼。

  在尼泊尔有一种传统的合十伸舌礼。当宾主相遇时,两边首要各自双手合十,有礼貌地彼此问好。然后各自伸出舌头,以表明真挚。由于他们以为舌头与心都是赤色的,伸舌问好最能表明彼此间的热诚之心。

在泰国,行合十礼时,通常是两掌相合,十指伸直,举至胸前,身子略下躬,头微微下低,口念萨瓦蒂。“萨瓦蒂”系梵语,原意为满意。遇到不一样身份的人,行此礼的姿态也有所不一样。例如,后辈遇见老一辈行礼时,要双手高举至前额,两掌相合后需举至脸部,两拇指接近鼻尖。男行礼人的头要微低,女行礼人除了头微低外,还需要右脚向前跨一步,身体略躬。老一辈行礼时,只需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。参见国王或王室重要成员时,男女还均须跪下。国王等王室重要成员行礼时,只点头即可。不管职位多高的人,遇见和尚时都要向和尚行礼?而和尚则不用行礼。

合十礼的分类:
此礼可分为下列几大类:
跪合十:各国释教徒拜佛祖或高僧时要行的一种礼节。
蹲合十:某些国家的人在参见爸爸妈妈或师长时的一种礼节。
站合十:某些国家的布衣之间、平级官员之间相拜,或公务人员参见长官时常用的一种礼节。

跪合十礼适用于释教徒拜佛祖或僧侣的场合,行礼时右腿跪地,双手合掌于两眉中心,头部微俯,以表恭顺忠诚;
蹲合十礼是盛行释教国家的人参见爸爸妈妈或师长时所用的礼节,行礼时身体下蹲,将合十的掌尖举至两眉间,以示敬重;
站合十礼是信仰释教的国家布衣之间、平级官员之间相见,或公务人员参见长官时所用的礼节,行礼时规矩站立,将合十的掌尖置于乳房或口部,以示敬意。行合十礼时,能够问好对方或口颂祝词。
因释教中不兴握手,所以在中国,通常非释教徒对和尚施礼,也以行站合十礼为宜。
 


分享到: 更多